抚州股票配资
作 者丨吴佳霖
编 辑丨于长洹
近日,一批头部和科技明星企业相继在广东落子布局。
3 月 18 日下午,云深处科技与深圳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建科院签约,计划集成机器人与 AI 技术,打造建筑安全智能巡检系统。此前,已先有科大讯飞旗下零售公司在广州成立,紧接着宇树科技在深圳成立子公司,而抖音集团也在琶洲布局广州穗耕科技公司。
科技企业密集落子广东背后有何深意?事实上,深圳讯飞零售商贸有限公司与深圳天羿科技有限公司均以 10 万注册资本"投石问路",在 1.5 亿实时人口的大省铺设下新技术公司扎根华南市场的销售网络;而广州穗耕科技公司则以 5.37 亿注册资本拿下 7.1 万方的临江地块,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打造新媒体聚集区",勾勒出一个想象力巨大的流量空间。"单点突破"的技术企业,正集体转向广东寻求"生态融合、产业扎根"。
超级市场引力波
抖音为何此时成立广州穗耕科技公司?或许是瞄准了广州消费与制造深度耦合的独特生态。
此前就已有端倪。过去一年,抖音在广州中大门建立抖音华南选品中心,成为海珠区推动"海珠合伙人"体系化拓展后的首场产业生态伙伴大会的合作方,积极推动海珠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
广州一度被誉为"直播电商之都",其网店铺数、直播场次、主播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市有超过 2.3 万家直播电商相关企业,活跃带货直播人数约 4 万,每天直播超过 10 万场。仅在抖音平台,每日直播带货品类超过 100 万种,在 12 项高销量商品分类中,广州有 9 项排名全国第一。
"选品、进货都很方便,大部分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或者跑一趟市场就能解决。广东这边年轻人多,接受度高,大家谈生意也都很愉快。"一位广州的网红主播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日常。
在业内人士看来,抖音如此重视华南市场,与广东巨大的消费市场息息相关。
广东省 1.27 亿常住人口中,60 岁以下人口超 1 亿,深圳平均年龄仅 32.5 岁,而实时在粤人口已达 1.5 亿。2024 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51474 元,消费支出 35818 元,同比分别增长 4.4% 和 4.3%。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 12.0%,医疗保健消费增长 9.0%。
一系列数据背后,恰恰展现出当前广东的独特优势——从 AI 教育机器人到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广东市场正成为新技术商业化的"试金石"。庞大的内需催生技术需求,而技术落地又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这种"需求反哺研发、制造支撑创新"的闭环,正成为广东超级市场的引力波。
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广东新设"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 52.22 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 41.2%。2024 年广东新经济增加值达 37242.14 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超四分之一。
市场引力之外,科技企业密集落子广东,还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广东正成为科技创新的"聚宝盆"。
据透露,除了成立广州穗耕科技公司,抖音集团还将在广州海珠区琶洲落地其华南总部。抖音华南总部将更加偏重于技术和研发,剑指人工智能、全自动运行技术等前沿领域。这背后,自然是看中了这里的创新生态。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集中了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小米、YY、唯品会等公司,共同组成广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这里也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抖音选择在这里设立华南总部,能够与众多科技巨头为邻,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不止于抖音、科大讯飞、宇树科技,相信未来将有一批科技企业选择落地广东。这里人才优势明显、转化应用场景丰富,已然形成了科创雨林。
目前,全省全职在粤工作的两院院士超 150 人,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 5000 人,研发人员超 135 万人。背靠广东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广东正孕育出一支强大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孵化成产业转化的"梦工厂"。
独一无二的超级场景试验场
究其根本,科技企业选择落地广东,最重要是这里在供应链整合、政策扶持、市场空间、人才储备等方面可以提供一流的发展要素。
单以宇树科技为例,这里的供应链优势明显。深圳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涵盖高精度电机、AI 芯片、传感器、智能硬件等核心部件;大疆、比亚迪电子等世界级制造企业,为机器人生产提供高质量供应链支持;高效的供应链协同,则可以大大缩短产品迭代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如果以宇树科技在深圳南山的公司为坐标,下单 1 小时内可找到东莞的精密加工厂、深圳的传感器供应商、珠海的电机配套商,同时还可以找到广州的直播电商进行切片分发。这种"一小时供应链圈",让珠三角的产业上下游环环相扣。
数据显示,2024 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 24.86 万套,占全国 44%,连续 5 年居全国第一。数据显示,中国占据具身 AI 供应链 38% 的份额,而大湾区占据中国具身 AI 供应链的 55% 以上。
这不仅是数量的领先,更是产业量变到质变的信号:曾经的"世界工厂",正蜕变为"智造中枢"——广东,为科技产品的应用和转化解锁了巨大的超级场景。这恰恰是广东、大湾区最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
诚如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所言,谁掌握了应用市场,就掌握了产业先机。广东最大优势就在于应用场景丰富和市场规模巨大。广东既拥有庞大的应用市场,也拥有规模化制造优势,在汽车、家居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有巨大需求,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 200 多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
3 月 10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打造应用场景。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实施"人工智能 + "和"机器人 + "行动,深入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广东覆盖全部 31 个制造业大类,15 个行业规模全国第一。从深圳的电子元件到佛山的机械装备,从东莞的智能终端到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完整性与便捷性让创新者能像拼接乐高积木一样组合资源。
在大湾区,在政策的支持下,整座城市都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近期,深圳发布近 200 个"城市 +AI "应用场景,落地近 450 个" AI+ 医疗"产品。截至 2024 年底,广州为自动驾驶提供了 1298 条测试道路和 2500 公里的累积单向里程。16 家企业在广州开展不同级别的道路测试和载客、载货、编队、远程等 L3、L4 高级别测试活动。
观察人士认为,广东的引力,不仅在于培育颠覆性技术的浪漫,更在于实现技术价值的务实。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抚州股票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