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不少中考和高考学子报喜、感谢师恩的喜庆时节。此时借钱杠杆炒股,一道在民间传承数百年的特色糕点成了众多家长选购并馈赠亲友的佳品。这种糕点就是状元饼。
▲刚出炉的状元饼,颜色淡黄,香味浓郁。
在临桂区中庸镇王家山村,村民王秀香是制作状元饼的一把好手。应记者的邀请,近日,王秀香介绍了其家族与状元饼的渊源,并展示了状元饼的制作技艺。
1979年出生的王秀香,在家中排行老三。她说,她的父母是村里的糕点师傅,而制作状元饼是父亲的绝活之一。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她从小就对制作状元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耳濡目染中掌握了制作要领。童年时偷吃状元饼,更是一份难忘的美好回忆。长大之后,王秀香才知道,在素有“状元村”之称的中庸镇王家山村中,他们家的王家糕饼已是数代传承,不仅味道好,而且名气大。
据了解,状元饼又名“花饼”“酥饼”,是一种传承民间数百年,独具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王秀香的哥哥王保良告诉记者,王家的状元饼,因其族上的连科状元王世则(963-1008年)而得名。当年,王世则荣归故里省亲,轰动桂州府城,贺喜之人络绎不绝。桂花糕供不应求,状元家厨巧思一法,参仿桂花糕寓意,加入四种馅料与五仁主料,放入炉中烘烤,制作成“状元饼”。“状元饼”一经推出,即大受百姓欢迎。大家都说四种馅料与五仁主料象征着熟读四书五经,腹有诗书文采飞扬,他日考试岂不顺利高中?
时间来到19世纪,中庸镇王家山村王家糕饼制作传人王继日(1878年生),依家族传承下来的制糕饼技艺加上研读史书中制作状元饼的记载,根据时代需求尝试着改进状元饼。他制作的状元饼以便于携带和即食方便可口、易储存的特点,成了当时客商们远行储备粮的优先选择。此后,状元饼代代相传,并以家传“秝园”为记。
王秀香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广东的工厂打工。那时的她,觉得一块小小的状元饼无法容纳自己的梦想。外面世界未知的精彩更让她充满期待。两三年后,当绝大多数工友正为如何拥有一技之长而奋斗时,王秀香猛然发现:我会做状元饼,这不就是一技之长吗?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王秀香决定回乡。回家后,父亲脸上绽放的笑容再次让王秀香坚定了把家传技艺掌握好的决心。如今,她已是家族状元饼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并在状元饼制作上不断传承、创新。
▲制作油皮,准备包馅料。
穿上蓝色的工作服,戴上头套,洗净双手,王秀香开始忙碌。第一个步骤是制作油皮。过滤水、面粉、黄油和细糖按一定比例调配,再揉捏成有韧性的小面团,称为油皮。第二个步骤是制作油酥。把面粉、黄油和酥油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至有韧性且不会断裂的程度为最佳。接着,把混合物分成重约10克左右的小团,称之为油酥。第三个步骤是制作馅料。王秀香说,状元饼用料讲究,内馅料以自制冬瓜糖、秘制冰肉、芝麻碎、核桃碎、花生碎、咸蛋黄碎、葡萄干等食材精心调制。当日展示的是肉松口味的状元饼,王秀香准备好了芝麻、蛋糕屑、葡萄干、肉松、绵白糖等食材。把这些食材按一定比例倒入一个大盆中,再加入适量的盐和奶粉,一起充分搅拌,揉捏成一个个个头均匀的馅料圆球,备用。第四个步骤是制饼烘饼。油皮经过擀面杖的数次揉压,变成了一张圆薄饼。通过巧手的不断揉捏,油酥被圆饼皮巧妙地包裹其中。接着,把做好的饼放入模具中,一按一压间,一个印着花纹的圆饼就此脱模。为了赋予状元饼更美味的口感,王秀香还在饼的一面洒上一层蒸馏水,以便粘一些芝麻粒。此后,经过20多分钟的烘烤,一个个散发着甜香的状元饼出炉了。
▲状元饼的一面放置在芝麻粒上,丰富其口感。
淡黄色的状元饼还散发着热气和香气,记者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顿感其外皮层层酥脆,内馅口感丰富,鲜甜咸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王秀香说,秝园状元饼需纯手工制作,包括四大步骤3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其中,娴熟的手法和巧妙的力道,才能使制好的状元饼层层分明,实现酥掉渣的绝佳口感。
2023年,秝园状元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王秀香说,秝园状元饼吸收了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科举文化和民俗文化,被大家赋予了吉祥寓意,体现了个性化的艺术和文化特征,成为分享喜悦的重要食品。而能参与这样充满吉祥和快乐的美食的制作,她也非常的开心和自豪。
来源:桂林日报借钱杠杆炒股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