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养心闾】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怎么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内容涉及众多心血管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春节之后话白萝卜与萝卜糕
医学指导:大内科 吴伟教授
文/心血管科 王嵩副主任医师 曾胤翔 许炯博
春节期间,人们探亲访友,少不了欢聚一堂,大鱼大肉,举杯畅饮。元宵之后,该回归常态,此时最适宜吃消食化滞之白萝卜。
白萝卜,古时称仙人骨,中医称“莱菔”,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老蔬菜。它不仅味道清甜,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因此常以各种烹饪方式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广式萝卜糕则是广东传统糕类美食,更是广东人逢年过节的传统美食之一。萝卜糕寓意“步步高升”,闽粤一些地区又叫它“菜头粿”“菜头粄”,有“好彩头”的寓意,包含着老百姓对新年的美好许愿,又加上其味道鲜、助消化,因而每逢迎春佳节,广东人民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香煎萝卜糕”这道菜。
一、白萝卜之药食两用
中国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吃萝卜,赛过小人参”的俗语,其中的萝卜指的就是白萝卜,并非胡萝卜,白萝卜又称为“土人参”。
根据《中国药典》,萝卜别名莱菔、萝白、芦菔、荠根,属于消食药。其性凉,味甘、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清化痰热、消积导滞、下气宽中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食积腹胀、呕吐反酸等。白萝卜既可食用,又可入中药。中医古籍《雷公炮制药性解》中提到:“莱菔辛宣肺部,甘走脾家,故两入之。生者下气,多食耗血,以辛多于甘也。熟者补脾,多食滞气,以甘多于辛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作了精辟地总结:“生吃可以止咳、消胀气,熟食可以补气顺气。”
总体上,生萝卜偏于“下气”,适合咳嗽痰多的人;熟萝卜偏于“健脾”,适合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人。因此,白萝卜既能清肺化痰,又能健脾消食,是调理消化系统的天然良药。
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白萝卜的保健功效,它富含淀粉酶、膳食纤维、钾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助消化、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慢性疾病等功效。多吃萝卜可以缓解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也有助于减肥和保持身体健康。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萝卜中的芥子油能抑制促炎因子,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减少血液中的脂质堆积,从而有助于预防高血脂。其甲醇提取物可促进胃肠蠕动,配合膳食纤维帮助排出体内积滞,与中医认为的消食宽中的功效一致。
白萝卜中的辛辣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此外,白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和硫化物是强效抗氧化剂,能够对抗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因此,即使健康人群,也推荐于逢年过节、冬春之际,适当吃一些萝卜的菜品,帮助健胃消食、清热润肺。
图1:泥土中的鲜白萝卜
图2:刚挖掘出的新鲜白萝卜
二、白萝卜的百变吃法
白萝卜不仅营养丰富,吃法还特别多!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家常做法,简单又美味:
1、猪骨煲“淋”白萝卜
猪骨焯水后与白萝卜块、生姜片、胡椒粒一起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能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冬天来一碗,暖胃又暖心!(“淋”,粤语音,久炖使萝卜更软的意思)
2、萝卜丝鲫鱼瘦肉汤
鲫鱼煎至金黄,加清水、生姜片煮开,放入瘦肉片和白萝卜丝煮20分钟,加盐调味,撒上香菜。特别适合春天喝,能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3、萝卜丝白贝瘦肉汤
白贝煮至开口,加入瘦肉片和白萝卜丝煮10分钟,加盐调味,撒上葱花。
4、牛肉(腩)焖萝卜
牛肉或牛腩焯水后,与生姜片、八角炒香,加料酒、生抽、老抽调味,加水焖1小时,加入白萝卜块再焖30分钟,加盐调味。滋补又能解腻,一举两得!
5、豉油煲淋萝卜块(素食)
白萝卜块与豉油、盐、糖、八角一起煲煮30分钟,至萝卜软烂入味,收汁即可。适合素食者。既能健脾开胃,又能消食化滞,简单又美味!
6、萝卜苗:
选嫩苗,腌制咸菜。清爽开胃又解腻,简直是下饭神器!
三、萝卜糕之烹饪方法
萝卜糕的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萝卜糕的记载:“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萝卜、浑糖、生者、熟者、食者。”可见,在宋代,萝卜糕就已经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了。
广东萝卜糕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味道鲜美,主料为稻米(黏米粉)和白萝卜,配料包括腊肉、腊肠、虾米、瑶柱等,调味料包括白砂糖、盐、味精、胡椒粉、香菜、小葱、植物油等。
萝卜糕的制作过程精细,需要选用优质的白萝卜和黏米粉作为主要原料。白萝卜应选择体型中等、直身、没有太多弯曲和根须的,然后拿起来,掂量一下重量,感觉“重手”的,说明水份多,够清爽。再看看是否皮薄,颜色透明,就代表够幼嫩。
萝卜糕的制作方法:
将1250克白萝卜刨丝,腊肉、腊肠、虾米、瑶柱切粒爆香,加入萝卜丝翻炒,调入盐、糖、胡椒粉等调味,煮10分钟后倒入黏米粉和清水调成的米浆,搅拌均匀。
将混合物倒入抹油的方盘中,摊平后隔水蒸40-50分钟,用筷子插入糕内无米浆粘附即熟。
晾凉后切片,煎至两面金黄,撒上葱花即可享用传统广东萝卜糕。
当然,萝卜糕的制作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地域、家庭特色或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和创新。
四、萝卜制品食用注意事项
冬春之际,多食萝卜糕,十分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念,即春夏季节应注重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应注重保养阴气。
萝卜甘寒,消积导滞、清化痰热,可以制约体内的温躁之性,保养阴气。冬春多食萝卜,便是利用食物的寒凉属性,来调节体内的阴阳,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但也需要注意,萝卜糕中含有一定的油脂和盐分,应适量食用。脾胃虚寒的老人、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吃白萝卜时要控制量,或者在做萝卜汤时加入生姜、胡椒等温性调料,中和白萝卜的寒性,避免引起胃酸增多等不适,不能太贪吃!
关于民间对于萝卜解药,破气一说,我们认为目前尚缺乏一定的科学原理。许多慢病患者,每天都在服用中西药物,可不受影响吃萝卜,但我们也建议错开时间服用,比如早上服药,中午或晚上吃萝卜,是没有问题的,而人参就建议不要与萝卜一起炖煮。
专家介绍
吴 伟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内科第一党总支书记、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房颤中心医疗总监
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广东省高校特支教学名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办公室主任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
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
主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部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委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
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
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
发表学术论文334篇,其中SCI 21篇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管控;心血管疑难病;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技术。
【出诊安排】
①心血管科名医门诊:每周一、四上午、周三下午(南楼4层7号诊室);②心血管疑难病多学科诊疗门诊:逢每周二上午11:00(南楼9层疑难疾病联合诊疗中心预约)。
作者介绍
王 嵩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黄衍寿教授、吴伟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再传弟子。199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作为主要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各级课题十余项。
【擅长】中医内科,尤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冠脉支架技术,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
【出诊安排】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门诊楼4楼心血管专科)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校对:寸德俊
编辑:蔡佳均
复核:梁幸琳、潘钰桦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 怎么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