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8倍
最厚的黄土,最热的算力。
文 | 华商韬略 东木褚
黄土上的算力之城。
【黄浦江上】
2024 年 11 月的一个夜晚,一艘游船泛舟黄浦江,船上的乘客来自国内的两家科技公司。
一家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弘信电子,另一家是 AI 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
上船之前,两个团队开会复盘了一个事关公司命运的合作项目,大家都认为:
" AI 算力之争,要跟全世界最强的对手掰手腕,这个项目是中国算力迎来质变的起点。"
弘信电子的董事长李 · 强分享了抗美援朝 38 军血战三所里的视频,他说:
"我们用了 20 年时间,把一家 150 万元成立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柔性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战略转型切入 AI 赛道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质疑,我们也曾退缩过,但还是顶住了,像 38 军一样知耻后勇,取得了胜利。"
燧原科技的创始人赵立东也是心有戚戚,"自主研发芯片很难,但比研发 AI 芯片更难的是做生态,想找到合作伙伴和客户,要先找到一片‘ all in AI,all in 算力’的热土。"
燧原科技成立于 2018 年,创始人是赵立东和张亚林,两人曾在半导体巨头 AMD 共事多年,负责过 CPU、GPU 等多个核心项目的研发,有深厚的芯片设计与工程化经验。
赵立东毕业于堪称业内传奇的清华 1985 级无线电系,这一届的毕业生有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等十余位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管。
赵立东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差距则在芯片和产业生态上," AI 时代,不能再像 CPU 时代那样,让核心技术、产业生态被国外巨头把持。"
AI 赛道,九死一生,每出现一个变革,就会淘汰一批公司,正如电影《长津湖》里的那句台词:"哪一场仗不难打。"
望着深秋的外滩夜景,两家公司定下目标:携手打造算力领域的"万岁军"。
弘信电子在厦门起家,燧原科技在上海创业,把这两家公司凝聚在一起的项目,来自一片远在甘肃的科创热土、一个你可能从没听过的五线城市——庆阳。
【花落庆阳】
庆阳,位于甘肃东北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九十年前,陕甘革命根据地就在这里成立。
2021 年,庆阳被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革命老区首次站上了数字经济的新赛道。
但是,庆阳并不是一夜之间变成"算力热土"的。
对于一座五线城市来说,赶上时代列车的机会稍纵即逝,当国家布局"东数西算"工程,规划新型算力网络时,庆阳已为此准备多年。
翻开庆阳的"算力大事记",第一条纪录出自 2016 年 9 月,中央首次提出要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
在那时,有关国家算力网络的"枢纽""节点"还远未规划,但庆阳已经开始行动了。
2016 年 11 月,庆阳争取到了华为云的项目,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投资 10 亿在庆阳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随后,趁着开通深圳航线的时机,庆阳市长主动带队到深圳招商,推心置腹地跟企业座谈,"庆阳是老区,虽然油煤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欠发达,现在华为来了,庆阳正在成为甘肃的信息中心。"
那次深圳招商会,庆阳吸引到了近百亿的投资,现场签约了 30 多个亿的项目。
2020 年 8 月,发改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组成多个调研组,分赴北京、上海、广东、贵州、甘肃、内蒙古等 14 个省区市,深入走访全国的数据中心。
调研组来到庆阳时,专家们对庆阳的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印象深刻,也肯定了与深圳"结对子"的招商方向。
调研组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庆阳发展,并且将努力推进庆阳的数字化经济建设。
3 个月后,金山云西北总部也落户了庆阳,双方计划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大平台、西北数据中心等多个平台和中心。
2021 年 12 月,庆阳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甘肃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设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直到这时,庆阳得天独厚的条件才终于被外界所见:
地理位置正好在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坐落于全世界最深厚的黄土之上,却有宜居的生态湿地,机场、高铁直达北上广深等 50 多个城市;
除了天时、地利,AI 时代的数据中心更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
纵观全球,数据中心都是耗电大户,运行一次 ChatGPT 查询所需的电力,是谷歌搜索的 10 倍,以美国匹兹堡运行 AI 和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为例,单个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已经比肩整个城市。
而 "能源新都"庆阳,没有"电力焦虑"。
庆阳是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存的富集地区,不仅油煤气储备量位居全国前列,还有丰富的风光电等新能源。
正在建设中的华能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建成后就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光同场项目,可年产清洁电力超过 140 亿千瓦时,成为"东数西算"的绿电靠山。
【算力热士】
2022 年,占地 1.7 万亩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 · 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火热开建,招商工作同期展开。
为了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吸引头部企业共建,甘肃和庆阳都拼了。
省市协同出台了一百多条措施,涉及行政审批、税费减免、人才支持、用地用房、金融支持、电力保障、算力消纳、监管服务等方面,一次性给足政策保障,市主要领导不是在和企业座谈,就是在赶去招商的路上。
2023 年 4 月,庆阳工信局、能源局等部门负责人组队赶赴福建厦门,拜访弘信电子等企业。
在座谈会上,庆阳市领导发出邀请,"‘东数西算’机会难得,庆阳的后劲很足,我们重商、亲商,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弘信电子董事长李 · 强说,"各位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庆阳做强 AI 算力的决心,不光弘信会去甘肃,我们还要组织相关企业一起去。"
与此同时,庆阳市长周继军带队到燧原科技考察,他着重看了芯片的商用落地情况。
当时,成立仅五年的燧原科技已经开发了 3 代 AI 训练和推理产品,涵盖芯片、板卡、智算一体机,在腾讯云完成了内部测试,并被腾讯云使用。
周继军表示,燧原是国内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领军企业,庆阳的算力建设需要芯片,需要中国自己的 AI 芯片。
燧原科技负责人则当即回复,"市长,我们直接开始对接工作吧。"
2023 年 9 月,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带来了成果,在厦门举办的甘肃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庆阳市政府与弘信电子、美图科技、燧原科技、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及中电万维签署了《共建东数西算算力网络和系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成立的,还有甘肃省人工智能与东数西算产业联盟,有了这个平台,东部企业的产品应用可以直通西部的算力基地,东西部的数字经济产业跨越山海,把手拉在了一起。
10 月,弘信电子和燧原科技又爆出了震撼行业的大新闻,两家公司以庆阳项目为起点,发布了"战略合作全面升级"的公告,成为各自产品的第一供应商。
弘信电子正式向燧原科技下发 9152 片芯片采购订单,而搭载燧原芯片的自主 AI 算力服务器"燧弘" ,将快速形成国产算力落地。
短短两个月后,在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主楼内,庆阳市政府与弘信电子、燧原科技派出代表共同点亮了庆阳绿色算力中心的大底座,庆阳算力迈出了从零到 5000p 的第一步。
2024 年 6 月 19 日,全国算力枢纽(甘肃 · 庆阳)首批万 P 算力上线,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了 10000Pflops,成为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作为企业代表,燧原科技 COO 张亚林上台介绍了万卡国产推理算力集群项目,"我们对庆阳有信心,要扎根庆阳,解决谁来建设,如何运营,用户在哪里的智算中心三大核心问题,力争为本土的智算中心打个样。"
【未来之门】
去年 9 月,在介绍"东数西算"枢纽工程阶段进展的新闻发布会上,庆阳副市长张平宗很感慨:
"回望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庆阳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企业对接数、签约数、落地数都比历史总量翻了一番还多,不少人感觉庆阳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就像 90 年代的深圳。"
启动算力枢纽建设以来,庆阳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 3000 多户,在庆注册子公司 287 户,包括百川智能、商汤科技、月之暗面等国内半数 AI 头部企业都来了,以及寒武纪、燧原科技、沐曦等芯片新锐,国内数字产业的上下游齐聚于此。
这些科创企业在重塑庆阳的基因,而西部的这片算力热土也在反哺着前来建设的企业。
去年 8 月,燧原科技传出了好消息,证监会官网显示,该公司已同中金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 IPO 进程,有望继寒武纪之后,成为科创板的 AI 芯片第二股。
AI 时代,算力即国力,全球算力竞争的发令枪已经打响,中国有"东数西算",美国有"星际之门"。
2025 一开年,软银、OpenAI 和甲骨文等全球科技巨头齐聚白宫,当着新任总统的面宣布启动"星际之门"计划,三家公司将成立合资企业,投资 5000 亿美元,用于美国的 AI 大基建,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
目前,OpenAI 正在为"星际之门"的数据中心选址,他们考虑在全美建立 5-10 个园区,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旗舰级"数据中心已经开建,上万块英伟达 GB200 芯片将部署于此。
美国具有 AI 产业的先发优势,在基础研究、技术积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两三个大型科技公司就有能力启动"星际之门"这样庞大的计划。
这也反映出中美在 AI 路线上的不同,美国的算力基建由大公司主导,注重的是在短时间内实现效率和利润最大化,所以,其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市场条件都很成熟的地区。比如,靠近政治中心华盛顿的北弗吉尼亚州,就是全美最大的数据中心集聚地,其容量占美国数据中心容量的 20% 以上。
而中国的"东数西算"工程有着更长远的考虑,算力很重要,AI 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东部带动西部共同发展,让 AI 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富裕。
就在"星际之门"官宣一周后,中国的 DeepSeek 席卷了全球 AI 产业链,庆阳再次快速响应,在智算中心完成了 DeepSeek 模型的全量部署,实现了 AI 赋能政务服务。
▲燧弘华创庆阳智算中心
今天,走进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6 个已建成的智算中心已投入运营,还有 10 多个智算中心正在紧张建设,数据中心集群机架规模已有 3.1 万架,智算规模达到 5.1 万 P,相当于每秒处理约 5000 亿张图片,或者同时为约 2500 万辆汽车提供道路实况分析。
园区内,机器的轰鸣声若隐若现,那是国产算力敲开未来之门的声响。
【参考资料】
[ 1 ]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发布会——庆阳专场实录》
[ 2 ] 《从一张白纸到波澜画卷:庆阳数据中心集群为何能打造出"中国算谷"?》通信世界
[ 3 ] 《庆阳市人工智能产业聚能成势》庆阳融媒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股票配资8倍,读韬略传奇。